新生儿肠扭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切除发育不良左肾,竟无一丝疤痕浙大儿院开 [复制链接]

1#

图为陶畅副主任在查房时亲密地与小晴晴互动,抓住她的小胖脚丫

9月7日上午,在浙江大医院病房里,5个多月大的晴晴躺在床上,转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高兴地挥舞着白白胖胖的小手臂。很难看出,3天前她经历了左肾摘除手术。

“没想到孩子能恢复这么快,又不会留下任何疤痕,医院和医生。”晴晴妈妈激动地说。

小晴晴所经历的这台手术对器械、医术、团队协作等都有着极高要求,是一台由泌尿外科副主任陶畅主刀的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左肾切除术,经查阅文献,为华东地区小儿外科首例,目前在全国能够为小儿开展此类手术的仅医院。

单孔切除一个无法挽救的肾

不在孩子身上留一丝疤痕

图为手术后的晴晴躺在病床上,在欢快地蹬着双腿、舞动双臂

一个半月前,才四个月大的晴晴突然开始反复发热,连续吃了好几天退烧药也不见好转,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医院就诊。

无助时刻,晴晴妈妈通过病友群了解到很多相似病情的孩子在浙大儿院泌尿外科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就带着晴晴慕名前来就诊。

“孩子的左肾先天发育不良,左肾基本无功能,如果不引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可先不切除,等孩子大一点再处理。如今它引发孩子反复感染,必须切除。不然,会一直反复尿路感染,影响日后的生长发育。”陶畅副主任告诉晴晴妈妈,孩子的左肾已无法挽回。

晴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查出左肾发育不良,爸爸妈妈对此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孩子还这么小,手术会不会有危险?晴晴是个女孩子,身上会不会留下像蜈蚣一样难看的疤痕?”想到这,爸爸妈妈又不免忧虑起来。

在了解到父母的忧虑后,陶畅副主任专门组织团队进行讨论,并制定精细诊疗方案。方案建议对晴晴行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左肾切除术,不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除彻底,还能利用肚脐这一天然腔道作为手术切口,完美隐藏手术切口,肉眼在孩子身上基本看不出一丝疤痕,大大提高孩子日后生活质量。

手术方案让晴晴妈妈非常感动,她立马表示同意。

在一个2.3厘米的小孔中完美做完手术

他们挑战出一个新的极限

由于孩子才五个多月大,手术团队为了孩子着想,只在晴晴的肚脐上切了一个直径不到2.3厘米的切口,相比于成人单孔手术4-5厘米的切口,这个切口直径只有一半,面积只有约四分之一。

虽然通过切口保护器将洞口撑开至直径2.8厘米,但每一个机械臂的直径就有0.8厘米,三个机械臂要同时插入体内操作,就占了大部分空间,留给医生操作的空间仅剩微毫之间。

图为三个机械臂同时插入孩子体内进行操作

“操作空间以毫米来计算,这对手术团队是极大挑战,同时,三个机械臂之间靠得太近容易‘打架’,又给手术增加难度。”陶畅副主任介绍说,虽然他和团队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专业的操作技艺,但为确保手术每一步都十分精确,他们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在模拟器上反复模拟演练。从布孔、机械摆放和镜头朝向的设计全都精确到以毫米来计算,力求将手术效果做到最佳。

图为在模拟器上模拟演练

实力和敬业让这台手术圆满成功,整个手术过程只进行了约40分钟,术中几乎没有出血。

“手术超出我们的预想。第二天,晴晴看着就跟平时一样了,胃口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晴晴妈妈说。

“这样的小切口,让我们在操作空间上挑战出一个新的极限。”陶畅副主任介绍,晴晴手术切口在缝合后仅约1.5厘米,被肚脐完美覆盖。术后一个礼拜,肚脐上的肚脐贴就可以揭掉了,外观上跟正常肚脐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

图为陶畅副主任团队合影

新医术带来新奇迹

但要切忌盲目选择

陶畅副主任介绍,单孔技术在儿童腹腔镜领域已经比较成熟,近期在成人机器人手术中发展迅速,但在儿童机器人手术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掌握儿童机器人单孔手术不仅需要合适的设备,同时术者也需要娴熟的腹腔镜单孔技术作为支撑。目前单孔手术在儿童领域比较适合于切除性手术,不仅切除十分彻底,不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同时创伤和切口都很小,尤其不留疤痕这一点是其他手术都难以相比的。但是,目前单孔技术在儿儿童领域还难以应用于重建手术和需大范围游离的病种手术。所以,家长带孩子前来就医时,还需向主治医生具体咨询,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王囤囤木玉

排版/陈西瓜

猜你想看

孩子长不高、性早熟?浙大儿院傅君芬教授团队发布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诊疗质控管理平台

重磅!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复浙大儿院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明年九月,我一定能读小学!18楼坠落,被直升机送往浙大儿院的小男孩太励志了!

欢迎分享

点赞鼓励

在看扩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