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解构蚂蚁的商业逻辑:与阿里巴巴相似的底层商业逻辑。本质是实现“促成更多交易”与“获得更多沉淀”之间的正向反馈,核心驱动公式是流量*频次*单价(金融中的客户数量*单客资产*综合费率)。1、建立生态圈(电商交易-本地生活-金融服务;线上+线下、境内+境外),通过入口和场景,实现流量的吸引、转化、复用。支付宝国内年活跃用户达9亿,全球用户约12亿,金融服务覆盖7.2亿消费者和万中小微企业。2、通过平台搭平台模式(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蚂蚁财富),提升客户粘性,实现交叉销售、增加频次。蚂蚁五大类金融服务中(支付、理财、融资、保险、信贷),支付宝80%+的用户使用超过三类服务、40%+的用户使用全部五类服务。3、通过科技提升效率、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在低价中保证整体利润率,持续筑高竞争壁垒。
拆解蚂蚁的商业模式:以支付为支点并广泛连接,以场景、数据、技术、运营为支撑,涵盖借贷、理财、保险的金融生态圈。1、支付:是连接阿里和蚂蚁的支点。高频刚需属性,让支付成为流量粘性的基础。2、场景:从依赖阿里场景,到与阿里生态圈互为场景。数据:对内用于客户画像、精准营销、产品定价和风险控制,对外赋能外部机构。技术:需求导向和前沿开发并重,聚焦“BASIC”,引领产品和服务创新。运营:提升客户转化效率和交易促成概率。3、商业模式的未来延展:数字金融(生态圈渗透:从商品销售到本地生活)、国际化(地域渗透:协同阿里出海战略,复制国内业务逻辑)、科技输出(赋能渗透:输出产品模块和解决方案,金融向非金融)。
理解蚂蚁的稀缺性:基于阿里电商基因及中台支持运营能力,提供协调串联互联网、科技、金融的“最优解”。1、从互联网提供的入口场景形成与客户天然联系,解决金融需求低频问题。与传统金融机构业务逻辑的差异:蚂蚁在场景中获客,先有需求、再创造产品,同时在高频的真实交易场景中积累数据;传统金融机构先有产品、再寻找客户。2、凭借数据累积,及基于技术的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建立零售及中小微金融中的“信任”机制。信任体现在支付中的资产安全(低资损率)、借贷中的风险控制(低不良率)、理财中的资产与客户匹配。3、以金融业务(支付、借贷、理财、保险)为载体,实现平台与技术的开放与共享。业务开展模式由外部合作-自营-对外开放,与传统金融从竞争到竞合。
支付:高频刚需带来超级流量入口。1、商业模式:C端个人数字钱包,满足支付需求,及账户归集和财富管理平台;B端通过服务商户,持续拓展场景;2、收入模式主要为商户手续费(0.6-1.2%)、提现等手续费(0.1%)、以及备付金利息部分返还。3、竞争格局:双寡头格局相对稳定,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