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可爱的新生命。可当爸妈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中时,小宝贝可能就会给新手爸妈来一个下马威。
小编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天的夜里,就被宝宝的哭声给震撼到了,惊叹这小小的身躯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哭声,而且一哭就是半小时起步,真的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看着宝宝渐渐嘶哑的嗓音,挣扎的小手,当爸妈的心里十分心疼了。当时心里想着,应该是宝妈还没开奶,宝宝吃不饱才这样的。
宝宝出生三天之后出院回家,宝妈的奶水也逐渐充裕。宝宝白天吃了睡,睡了吃,俨然一个“”天使宝宝”。可是一到深夜12点,就像是定了闹钟似的,医院时一样的哭闹,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能逐渐入睡,甚至有几晚到了天蒙蒙亮才入睡,搞得宝爸宝妈心力交瘁。于是四处请教家中长辈和有孩子的亲朋,也咨询了社区医生,在排除了宝宝病痛不适的嫌疑后,把夜啼的原因定位在了新生儿肠绞痛上了。
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通过脐带来输送养分和输出代谢废物的,肠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呱呱坠地后,需要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来吸收营养,肠胃开始全速运转起来了,身体代谢的废物也要依靠肠胃来排出体外。就好像一辆新车需要有磨合期一样,肠胃最初的运转也不会是一切顺利的,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肠胃胀气,进而引发肠绞痛,特别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宝宝的注意力无处分散,过于集中,就更加容易被肠绞痛困扰,导致撕心裂肺的大哭。消化产生和进食吞咽的气泡在宝宝纤细娇嫩的肠道里蠕动,让本就处于“磨合期”的肠胃压力倍增,这有没有办法缓解呢?下面小编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推荐几个办法给大家。
1.排气操:在白天宝宝心情平静的时候,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双脚,模仿登单车的样子,让腿交替往腹部蜷缩,节奏大概两秒一次,八次一组,每隔两三小时可以做两三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蹬直腿不配合的话,千万不能用蛮力哦,轻揉宝宝双腿让宝宝放松后再做,还有喂奶后半小时内不建议做排气操,以免吐奶。
2.拍嗝:每次饱餐一顿后,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部枕在大人的肩膀上,一只手托住宝宝屁股,让宝宝肚子贴住大人的身体,给宝宝腹部轻微的压力,一只手轻轻拍打宝宝后背,帮助吞咽的空气排出,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虽然不一定会有嗝排出,但是还是要坚持,记住动作一定要轻柔。
3.不能吃太饱:俗语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喂奶喂得太饱,会让胃部过度扩张,引起不适。规律的喂养能够对达到少吃多餐的效果,避免吃得太饱,也能防止宝宝饿的时间过长,吸奶时过于急促,导致吞咽空气,加剧胀气。
4.热敷和按摩腹部:可以用温水袋热敷宝宝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同时用搓热的手掌,轻轻的在宝宝腹部,以顺时针的方向按摩腹部,同样可以促进排气。
以上是小编在宝宝初生的一个月里,通过“实战”总结出的几个比较有效且简单的办法,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宝宝的肠绞痛。要想根治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靠宝宝自己的努力,一般两到三个月后,当肠胃发育和磨合完好后,肠绞痛的症状一般会自动痊愈,宝宝也会重新变回之前的“天使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