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闹”不要慌,肠胀气这些知识你必须掌握,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一,产生的原因:
1,宝宝在第二个月的时候,身体进入急速增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由于体内的消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摄入的奶量。
消化不了的奶被小肠推进大肠,被大肠里的细菌分解产生气体,气体太多不能排出体外,形成了肠胀气。
对于胀气的解决办法有很多,在后面我会详细介绍。
2,二月龄宝宝对营养需求高,如果妈妈的奶水质量不太好,导致宝宝吃不饱,他也会哭闹。
这时候妈妈可以补充适量的肉蛋奶,来提高乳汁质量,或者适当的加点奶粉,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3,另一个原因是宝宝进入第二个月后,睡眠时间比第一个月有所减少,宝宝可能不适应新的作息规律,从而产生哭闹。
这种情况不用过度干预,只需要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陪他玩,他很快就会适应了。
二,肠胀气解决办法:
1,排气操
①“乾坤大挪移”
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双手顺时针围绕肚脐转圈,顺时针4圈,逆时针4圈。
②推心置腹
双手放在宝宝的腹部,交替从上往下轻抚,一直到宝宝的腿部,左右手交替一次为一拍,一共做8拍。
③小手碰膝盖
妈妈一手抓住宝宝的左手,一手抓住宝宝的右小腿,同时向宝宝肚子方向相碰,做8次,换另外一侧再做8次。
④蹬单车
让宝宝仰卧,双手抓住宝宝两只小腿的位置,左右交替向宝宝肚子的方向按压(类似蹬单车运动),左右交替为1次,共做8次。
⑤蹬腿运动
双手握住宝宝的两小腿,让宝宝屈膝抬起,大腿和小腿呈90度,轻轻挤压至宝宝腹部,在腹部的时候保持2秒,做8次。
⑥双腿转圈圈
双手握住宝宝的两小腿,慢慢转圈圈,正转8圈,逆转8圈。
⑦垂直抬腿
双手握住宝宝的两小腿,让宝宝腿保持平直再垂直抬起,往宝宝腹部的方向轻轻挤压,做8次。
以上七个步骤可以循环做2-3次,也可以只做某一个动作,动作一定要轻柔,并观察宝宝反应,如果宝宝不舒服或者比较抗拒,应立即停止。
宝宝吃奶半个小时后再做,以免引起宝宝吐奶。
2,飞机抱
一只手的虎口,托住宝宝的下巴,同时将宝宝的腿搭在大人的手臂上,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肩,顺势将宝宝抱起来,然后换手,将宝宝腹部的重心落在大人的手臂上。(注意:臂力小的人不要做这个动作,可以让爸爸做。)
3,趴睡
奶后半个小时,可以让宝宝趴着睡觉,头偏向一侧,注意宝宝的口鼻不要闷到,趴睡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
4,真香坐姿
大人找一个可以背靠的地方,腿呈弓字形,一手托宝宝头颈肩,另一只手托宝宝臀胯腰,将宝宝头高脚低抱起,将宝宝的臀部放在大人腰部的三角区,然后再放头颈肩在两腿缝隙中间,再将宝宝的双脚顶着大人的腹部,这个姿势有助于宝宝排气或者拉粑粑。
5,热敷肚子
用温水浸湿毛巾,直接敷宝宝肚脐,注意水温不要过高烫伤宝宝,也不要过低造成腹部寒冷。
用热水袋装适量热水,包一层毛巾,或者用艾草煎鸡蛋,放在宝宝肚子上热敷,效果也很棒。
6,胀气贴
网上也有一些胀气贴,但是人云亦云,可以买一点试试,看对自己孩子是否有效。
7,奶后拍嗝
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肩上,一只手托着宝宝的臀部,另外一只手手掌呈空心掌状,在宝宝背部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听到宝宝“嗝~”一声,就算拍成功了,拍5分钟左右,直到宝宝不再出嗝为止。
8,腹部保暖
给宝宝穿一个肚围,对小肚肚充分保暖,避免腹部着凉,也可以起到预防肠胀气的作用。
9,减少哭
小孩哭泣会吸入多余的空气进入肺部,会加剧胀气,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家长就辛苦一下,只要宝宝不舒服,尽量多哄哄,避免哭太多。
10,益生菌
如果宝宝胀气非常严重,可以遵医嘱适量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尽量吃食物性的,不要吃医用性的,医用性的不要吃连续超过7天,可以吃几天停三四天再吃。
11,其他
母乳:妈妈不要吃容易胀气的食物,比如大豆,红薯,洋葱等,也不要吃太多甜食,这样也可以减少宝宝肠胀气。
瓶喂:冲奶粉的水温不超过40度,充分摇匀,并拧开奶瓶盖放气,喂宝宝前奶嘴不要含空气,另外奶粉喂养的宝宝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
三,肠胀气多久消失?
婴儿肠胀气一般在出生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个月最严重,一般第三个月或者第四个月会自然消失。
家长们不要因为宝宝肠胀气过于焦虑担心,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宝宝减轻不适感,顺利快速的度过这个艰难的时间段。
养孩子就像升级打怪,我们只要勇敢的面对它,其实“怪物”并不可怕,也要相信我们的宝宝要比想象中的更坚强哦。
我是小五,更是一位妈妈,成为妈妈,一起出发。#宝宝肠胀气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