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树告红塔出尔反尔
国有资产流失该如何界定
8月23日,清晨,昆明城凉意袭人。八点左右,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内突然来了许多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到这里旁听参加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大的股权纠纷案”——福建首富陈发树诉云南红塔集团的云南白药()股权纠纷案。这是此案首次公开庭审,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媒体,包括当地市民。这起诉讼案具有足够吸引眼球的新闻情节。一个是在2009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列第11位的福建首富,掌控着庞大的商业集团,并且是他捐出了80亿元个人财富用来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慈善家。另一方,是红塔集团,这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国企,也是拥有数百亿资产“庞然大物”,除了烟草主业,还控制和涉足能源交通、金融保险、医药以及轻化工行业,独资、控股、参股达71家企业之多。如果用“巅峰对决”这样的词儿来形容这起诉讼案的气势,似乎都不为过。起码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过高达2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纠纷案。这场“豪门恩怨”注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会成为们追逐的题材。显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事先没有料到会来这么多。庭审的法庭并不大,法院只能临时加了几排座位,即便如此,座位也不宽裕,很多都只能是挤着坐下来。这次开庭是继今年3月15日首次交换证据后,控辩双方首次对簿公堂。可能让很多遗憾的是,原告陈发树和红塔集团法人李剑波都没有到现场,只委派了律师到场,以及部分企业高层到现场旁听。陈发树聘请了两位业界知名律师,一位是中国*法大学教授、著名法学家王卫国,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合伙人。他曾到破产法起草工作小组,参与破产法的起草,并在1998年出版过《论法学家的人格》一书。另一位也是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的李庆律师。被告方红塔集团也委托了两位本地优秀律师,主辩褚建民和副辩孙琳。双方代理律师在庭上就云南红塔是否故意拖延履行合同构成违约、中国烟草总公司是否有权否决股权转让、陈发树是否应当获得巨额损失赔偿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的判断是否成立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眼前这一切可能并非陈发树所愿意看到的。三年前,他从红塔集团手中购买云南白药股权时,不会想到自己会变成“秋菊”,要用法律来为这笔生意“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