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阿呆爸阿呆爸育儿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小鱼堡
大家好,这里是阿呆爸育儿。
前段时间,一则初二学生网购花光母亲12万手术费的新闻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在河北保定,村民李先生说他家孩子正上初二,在他们夫妻俩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用手机购买游戏账号、手机、衣服等物品,共花掉了12万。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12万都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这钱是李先生妻子用来做手术的。
难以想象,少了这笔救命钱,妻子做手术该怎么办?
好在经过民警反复协调,除了手机等物品已经拆封使用无法退还外,平台将充值游戏的钱一笔笔地退还,目前已经退还6万余元。
虽然钱追回了一半,网友们却不淡定了,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初二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十几岁应该懂基本的是非了,这就算纯粹没有教育好的自私鬼。”
“熊孩子,也不是一天就熊的,父母还是需要好好管教啊。”
“虽然确实很可悲可怜,但是这孩子有胆子花这么多钱,不也是家长惯着的?自己不好好教育孩子,现在轮到孩子来教育你了。”
而他深知,这笔钱是母亲用来做手术治病的,可他依旧为了满足一己私利,把钱挥霍一空,丝毫没有任何顾忌。
孩子荒唐行为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为家长不舍得管、不敢管,孩子才会养成无知无畏、自私自利的坏毛病。
01.
缺乏管教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想到之前一则新闻。
在河南驻马店,王大妈的女儿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王大妈银行卡的20多万不翼而飞了。
全家人都懵了,情急之下立刻报了警。
结果发现花掉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两个孙子,一个11岁,一个10岁。
孩子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都由爸爸照顾。
但是在19年,爸爸因为车祸也离开了人世,他们就这样成了孤儿,由奶奶王大妈抚养。
银行卡里的钱是爸爸的死亡赔偿金,打官司打了两年多,也是不久前才刚拿到的钱。
钱还没捂热,就被不懂事的两孩子花了个底朝天。
哥俩玩游戏,总共花掉22万。
当时骗奶奶是考试用的,于是,奶奶就输了支付密码,哥俩也轻松地通过了奶奶的人脸识别。
王大妈说,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两个孩子。
无独有偶,一个14岁的初中生也曾火上热搜。
他用妈妈的金融账号两个月偷偷给女主播打赏16万。
这是夫妻俩十几年好不容易存下的存款。
夫妻俩在制衣厂上班,工资并不高,一个月。
除去供小孩读书,每个月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只能剩下两三千块钱,一年也只能有两三万块钱收入。
可是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儿子给挥霍一空。
当时孩子的妈妈就气晕过去了。
而这个熊孩子之所以大手笔,打赏了这么多钱给女主播,只是因为女主播会朝他说“谢谢”、“么么哒”,这让他倍有“存在感”。
“已经上瘾了,打赏得越多,信心越爆棚。”这个熊孩子如实说。
孩子大手大脚花掉的这些钱或许是养老钱,或许是救命钱,也或许是为日后攒下的应急用的钱。
他们花掉巨额金钱的时候,毫无顾忌,只想着满足自己的私欲。
孩子令人咋舌的消费行为无疑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实际上,父母不管教,孩子就不懂规矩,更不知道行为边界在哪。
有太多的父母会把“他还是个孩子”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早就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正是因为父母的允许,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才日渐衰弱,为日后的隐患埋下了祸根。
02.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教育家冯那斯基说:“孩子成为什么样,全靠父母塑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话,父母不告诉孩子,永远没人告诉他。
孩子没规矩没教养,父母不仅不管不教,还在背后推波助澜,鼓励他兴风作浪。
孩子的无知和霸道就在一次次的纵容中不断滋长,不知不觉走向人生的火炕。
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你种了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
纵容会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孩子,这一点都不奇怪,而她却一点不自知。
莫言曾说:“中国的教育,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在他们还懵懂的年龄,却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这无疑是一种可悲。
想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父母就应该心存一份敬畏,从根源上把错误的火焰给掐灭,以防越烧越旺,最后反噬自己和家人。
03.
好的教育是爱和罚共存
著名教育专家林格老师说:“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艺中,惩罚是很必要的。因为人的发展是先痛苦后快乐式的不断自我更新。
但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教条,更不是单纯的打骂,而是以民主为内核精神的自我惩罚。”
那么,如何正确管教孩子呢?
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贵州一8岁男孩因为搞坏班级的班牌,老师让他照价赔偿。
妈妈得知孩子在学校又调皮捣蛋了,心里又气又急。
之前说过他很多次,可就是不见他悔改,所以让他捡垃圾卖钱。
一天下来,孩子的脚也酸了,腿了软了。他说下次再也不损坏班级公物了。
教育专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了一个做法,就是在孩子做错事后,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种“自然后果”,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在告诉他父母的底线,让他学习承担,建立生而为人应该拥有的责任感。
不要总是满足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视为爱。
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完全不需要付出就能轻易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提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变得更加不会感恩,并且深深陷入欲望的沟壑中。
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要选择性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定地拒绝,如此,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控制欲望的孩子。
孩子受罚时,给予足够情感支持
在综艺《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李承铉因为女儿Lucky不听话,让女儿罚站。
事情是这样的:在花卉拍卖市场,Lucky多次爬栏杆玩耍,还要爬到搬运货物的小推车上晃悠。
李承铉看到之后,多次耐心劝告,可孩子把他的话当耳边风。
沟通无果之后,他就要求孩子罚站反省,而且没有因为女儿的哭闹而心软。
他认为在面对安全和原则问题的时候,是绝对不容妥协的。
事后,在回去的路上,李承铉主动跟女儿主动道歉,心平气和地跟女儿解释自己生气的原因,父女俩又和好了。
在孩子受到惩罚过后,给予情感的安抚,可以让孩子明白大人不接受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自身,父母的爱永远属于他们。
这些年来,我看过了许多孩子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最后不同的人生走向。
唏嘘的同时越来越觉得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未来孩子站在什么位置,靠的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托举和管教。
父母管教孩子并不代表着不爱孩子,恰恰相反,让孩子行为有分寸才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保护伞。
养儿育女的路上,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程。
而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心中有规范,做事有尺度。
作者:小鱼堡,喜欢阅读和思考,内心丰富,向往自由,一个致力于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者。专注婚姻、育儿类文章,让你在婚姻和育儿的路上不再焦虑。
-END-
原标题:《初二学生网购花光母亲12万手术费:你不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教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