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我院医务人员利用电子胃镜为年仅2岁的琪琪(化名)开展急诊手术,取出了滞留在胃内长达32小时的纽扣电池。儿科医生提醒,儿童误吞异物的事故时有发生,家长在日常看管时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要及时就医。
22日上午7时许,一家人吃完早饭后,琪琪妈便起身离开洗碗,留下琪琪独自一个人。仅几分钟,妈妈返回后发现遥控器散落在地,唯独不见遥控器内的纽扣电池。全家人在孩子身边寻找了近半小时未果,怀疑电池在孩子肚子里,便心急如焚将她送至福州就医。
经过拍片检查,发现琪琪胃内存在一枚圆形异物。接诊医生当即给予琪琪开了通便、润肠的药物,望琪琪能自行排出。消化道异物在儿童很常见,孩子常常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这些异物一旦吞下,不能像食物一样正常通行,很多关卡会让它停留在消化道里。
23日拍片复查,纽扣电池并无移动迹象,由于担心纽扣电池滞留胃内时间过长,一旦电池壳被腐蚀,里面的碱性液体流出,会腐蚀胃、肠粘膜,造成胃肠道广泛性烧灼伤,甚至导致穿孔、消化道梗阻、肠狭窄等严重情况。
医院立即组织协调消化内科、手术麻醉科、内镜室医护人员开展急诊手术。在内镜中心的配合下,消化专科副主任医师林卫东通过电子胃镜,在胃底处发现一枚纽扣电池,电池完整无破损,没有严重损伤胃黏膜。由于电池表面光滑,半个小时后,林医师用异物钳顺利地将这枚直径为20mm,厚度3.2mm的纽扣电池取出。目前琪琪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由于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消化道异物在0至6岁儿童中比较常见。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平时一定要做到,留心、负责、有安全意识。
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监护工作,应注意将家里的危险和细小物品保管和摆放好,如洁厕灵、消*水、洗衣液等不要放在孩子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不要随便用饮料瓶装不能服用的液体,不要给孩子购买易于拆卸零件或有装饰纽扣等小物品的玩具。
二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孩子要养成安静吃饭的习惯,在进食时应避免嬉笑、讲话、打闹或行走、跑步。
三是家长要留意幼儿的一举一动,要经常叮嘱教育宝宝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最好养成吃之前先询问的习惯。
四是定期检查玩具及衣物的零部件。要对玩具及衣物进行仔细检查,看看玩具的眼睛、电池,衣物的拉链、纽扣等有无松动或掉下来的可能。
五是孩子日常饮食要细心。当吃有核的水果时,如枣、山楂、橘子、话梅等,要特别当心,应先把核取出后再喂食。一些零食比如果冻、糖果,入口不宜融化的食物,要避免给幼小儿童食用。
六是药物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近几年来,因为家长的疏忽,儿童将药片当作“糖豆”食用的案例非常多。这也提醒家长,家庭备药一定不能够乱放,避免宝宝误食,造成不良后果。
然而视频中提到的这个孩子的遭遇却没有那么幸运
爸妈千万别把
「吃了个电池」
当作小事
小隐患
可能引发大问题
!
往期回顾
榕一3岁女孩吞入1元硬币,让人揪心!看看这些年熊孩子都吞下了啥!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儿童常见家庭意外的防范和急救|健康教育工作坊公益活动
医院中医科三伏贴马上开始啦!
到底该给宝宝吃什么?医院公益讲座学几招
秀天使之姿塑儿医形象|厦航榕鹭礼仪专场培训
近万人次做了这件事,挽救无数生命
轻易能做到的50件小事,居然能这么节能又省钱!
医院病理科搬新家啦!
夏季暴雨防范自救手册,关键时刻有用!
福州11岁男孩睾丸发生°扭转,送医后被切除!关于蛋蛋,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些!
12种有“*”的食物不建议吃!
芒种节气|此时节应注意预防中暑、空调病和肠胃炎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不是她该有的模样……
福建省*协领导莅临我院调研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儿医动态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