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心/文
周末被“起底阿里金融帝国”的雄文刷屏,一方面震撼于马云的宏伟布局,另一方面也引发对阿里金融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
阿里金融成立于年7月,前身为阿里巴巴年成立的阿里信贷业务部门,从一开始致力于为阿里巴巴上的B2B卖家提供融资服务,经过短短六年时间,成长为一家跨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领域的非金融机构怪兽,着实不易。
我们从阿里金融起家时的业务开始溯源,阿里于年拿到第一张金融牌照——小额贷款牌照。小额贷款机构的本质决定了阿里不能吸储,无法获得充沛的流动性,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贷款规模受限,而且坏账承受力特别低。因此,风险控制必须要有比其他金融机构更明显的优势。但阿里金融以此为突破口,创新设计了一条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道路。依托阿里巨大的客户数据优势,进行数据整合,并同时引入外部数据加以匹配,通过采用人际爬虫等社交概念的风控手段,形成量化贷款模式。根据媒体数据,目前的规模为亿元左右,服务的小微企业达80万家。这种规模如按银行的客户经理制将成本巨大。
再比如,余额宝的平行设置绕开基金销售牌照障碍,打了个擦边球,并顺便解决了庞大的沉淀资金的问题。
……
我们不难发现,坚持互联网式的颠覆性创新是阿里不断成长的核心动力,并一次次为阿里在实现商业模式向金融模式的转变上突破桎梏,独辟蹊径,继而使阿里能够成长为最终可以超越传统金融企业的庞然大物。
一句话,如果你的业务都从你的比较优势出发,你才能做到卓尔不群!
以下是《起底阿里金融帝国:等于4家招商银行或20家北京银行》,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该文中将阿里的人口与招行和北京银行比,我觉得没有可比性,因为阿里的优势就是人口基数,如果比人口的话,百度金融还6亿人呢,是阿里的2.64倍。结合贷款规模来看比较全面:阿里走的是小额量化贷款路线,亿的贷款规模,相较于传统银行如招行贷款规模对公亿,零售亿,信用卡亿,也还是有区别的。
《起底阿里金融帝国:等于4家招商银行或20家北京银行》
来源:互联网金融网
不知不觉之间,阿里的蚂蚁雄兵已经搭建起了大象的帝国。比全牌照的中信集团还全牌照。
今天你到分了吗?最近这几天,好多人的互相问候都变成了这个数字。据说,到了分,用户用芝麻分和芝麻信用报告就可申请新加坡和卢森堡签证,不用再提交资产证明、在职证明或者户口本等复杂资料。一夜之间,人们仿佛从梦中苏醒,发现以前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