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穷变富的哲理,迈向富人行列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1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一个人用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元,前一个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2最初几年困难最大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万元到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3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溜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博,*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4对自身能力的投资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5教育是最大投资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年高学历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6知本向资本靠拢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到底如何让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0%以上?回到最初的话题,如何才能找到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0%以上的产品呢?实际上,当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0%时,你所要承受的风险也就增加了,股票如此,房地产、*金市场等亦是如此。因此,如果你是理财小白,还是安安静静地从定存、基金、国债等风险较小的投资产品开始投资起,逐渐过渡到其他理财产品,如年化率在10%左右的网贷投资产品。
光合种子:房产抵押(60%)+银行垫资30%+10%车辆抵押;预期年化收益10%-16%,项目期限1-12个月,支持债权转让。宜倡财富:资产/不动产等额抵押(质)押;预期年化收益12%-18%,项目期限1月-24月,支持自动投标。广润贷:汽车质押、抵押/房产抵押/汽车配资;预期年化收益12%-20%,项目期限7天-90天,支持自动投标,平台回购债权。各位看官们,有任何想法或者建议都可以随时留言,与我们保持交流哦!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