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
社会各界也常讨论“新一线城市”话题
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城镇化程度显现还有差距
未来城镇化进程加速
更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
陆续跻身一线城市是必然趋势!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对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程度等多个指标分析判断,未来另外四个一线城市可能会是杭州、苏州、武汉、天津。
根据年城市GDP排名,中国目前GDP达万亿的城市有10个,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杭州。
另外,南京GDP也即将破万亿。也就是说,从经济实力上讲,北上广深以外的七座城市均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力。
尽管在国际知名度上,苏州没有G20后时代的杭州那般风光,但苏州的经济实力、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创业氛围等多项指标上都胜过杭州。
作为非省会城市,苏州的GDP超过杭州近40%,一直是个低调的前行者。经济上,苏州被叫“苏老五”好多年,GDP仅次于北上广深,近些年才被津、渝超越。
大苏州如此低调,
应该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除此以外
苏州比南京更开放
苏州“十三五”规划中,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年,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谷歌旗下的风投部门GoogleVentures首次投资的中国企业是苏州的旭创科技。
苏州没有国家布局的钢铁、化工、车船、*工等重要工业,也缺乏教育、科研、医疗资源,但先天的优势是紧挨着上海。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首都经济研究所教授张贵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州靠近上海,一方面可以疏解上海的人口,另一方面紧跟上海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和上海逐步同城化,相比南京更为开放,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灵活。
从乡镇企业做起,从上海挖技工,苏州做出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再引入外资,给外企做配套,如今拥有沙钢、金螳螂、波司登、恒力、同程网等大型企业。如今,九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苏州投资。
从人均生产总值(GDP)来看,苏州年人均生产总值(GDP).10元,全国排名第四。年上半年,苏州市GDP排名攀升至全国第五,并且继续领跑江苏省第一。从年首次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到年,苏州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了多亿。
人均GDP全国第三。
苏州创新力超过上海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是苏州经济的里程碑,20多年来创造了跨越式发展奇迹。年园区GDP、公共财*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是开发建设之初年的倍、倍和倍。
-年,苏州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创新力最强城市前三甲!仅次于深圳、北京,甚至超过了长三角龙头——上海。
苏州各类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也占据全国较大份额,国内唯一服务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的综合性融资平台——“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就设在这里。
苏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苏州管辖的四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经济总量在全国县级行*单位中常年稳居前列,昆山市(县级市)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首位。
苏州成为辐射带动中心
在苏中-苏南,苏州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中心区。
既确立了上海对苏南、苏中的辐射,必经过苏州。也反映出苏中向上海、杭州方向的对接,未来均需要通过苏州市辖区。
这点,在铁路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沪通铁路西绕张家港,决定了苏州市在长三角的重要地位。另外,苏嘉、湖苏沪、沪甬铁路,均与苏州直通,浙江湖州借道苏州接受上涨辐射,而苏州南下绕过上海,与杭、嘉、绍、甬直通。
苏州成为长三角重要铁路枢纽,沪通、沿江、通苏嘉、湖苏沪、沪宁高、沪宁城、沪宁普,将有七条重要铁路。通苏嘉将它们全部串联。
在沪苏浙全面发展下的长三角,苏州已全面从苏锡常中脱颖而出,成为联系沪、浙北、苏锡常-宁、苏中的跨省十字通道中心。
在这样的定势下,苏州既能全面吸收上海多维的辐射,又能保持自己的区位独立性,发挥自身的二级辐射作用,带动无锡摆脱困境,带动常州发展,同时辐射给扬州和泰州。
人才*策福利力度大
最近发布的一份《互联网公司应届生吸引力报告》,分析了全国80多万应届生的求职、招聘行为。报告显示,苏州等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正迅速攀升。
在地域选择上,年,有36%的应届生希望到北上广深工作,而在3年前,这一比例是51%,有44%的应届生希望选择一二线如苏州城市工作,比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截止年,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达万人,高层次人才17.8万人,一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领*人才落户苏州发展。
就连移民数量,苏州都是全国第二。
公路、铁路迅速扩张
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开通两条地铁线的地级市,目前运行的地铁有两条:1号线和2号线,在建的线路有4号线和3号线、5号线。
3号线:预计年通车。它是目前在建线路中换乘站点最多的线路。
4号线:轨交4号线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将于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
5号线:今年上半年开工的5号线,线路全长44.1km,共设车站34座,计划年6月通车。
未来苏州将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巨网,9条轨交、3列轨电、6条市域轨交线。
除轨交、轨电、中环、绕城高速以外
苏州的铁路、公路也在迅速扩张
〔铁路〕
“十三五”期间,苏州铁路形成“三横一纵”的丰字形铁路网,续建沪通铁路一期工程,新建太仓港疏港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胡苏沪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工程。
〔公路〕
论宜居,我只服苏州
除去硬件设施
苏州也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毕竟这里有完整古城和新城
既能满足你的文艺情怀
也能带给现代化服务
〔美景〕
论环境,苏州绝对是最宜居、最养老的,4大园林、6大古镇、8大城门、几十所公园、数不清的河流、小桥,都体现了姑苏城的静谧和深厚。
〔美食〕
◆苏氏小吃:超级多的,临顿路上的哑巴生煎、皮市街的潘玉麟糖粥、阊门姚记豆浆、祥鑫的鸡脚,不去吃都不算到过苏州!
◆苏帮菜:松鼠桂鱼、清溜虾仁、大白丝鱼、三件子、石家鲃肺汤等,还有正适合现在吃的藏书羊肉,鲜美而不腻~
〔教育〕
虽然苏州的高校没有南京多,但已有的都是精英学校。并且现在苏州各个区域都在新建一大批学校。
〔医疗〕
医院也很多,而且很精,每家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生医院,对症下药好得更快!
〔酒店〕
苏州现有大大小小酒店多家,其中五星级/豪华型酒店有76家,四星级/高档型酒店有家,三星级/舒适型酒店有家(数据根据携程、去哪儿、同程等网站综合计算)。综合排名全国第4。
很多酒店品牌不仅仅是江苏第一,有的甚至是长三角和中国区首家。
〔商业体〕
在年统计的数据中,苏州商业体全国第六,这还不包括年新开业的。
久光、新光、永旺、诚品、金鹰、加上明年开业的钟书阁、茑屋书店……未来简直不敢想象!
这么多理由
谁敢说苏州不能成为新一线城市?
除此之外
我们再看看其他准一线城市们的亮点
准一线们各有特色
杭州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之城
除了北上广深,最接近一线城市的是哪里?相信很多人会投票给杭州。尤其G2O之后,杭州的国际地位迅速攀升。接下来杭州还将举办年亚运会。
因为阿里巴巴,如今的杭州已经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圈。中国第一座互联网金融大厦的落户,吸引了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入驻,包括蚂蚁金服、挖财、铜板街、51信用卡、恒生电子、数米基金网等。
今年8月起,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用支付宝就可以坐公交的城市,无须押金。只要芝麻信用分在分以上,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可在杭州的景区、机场、公交站等个点免费借雨伞和充电宝。
武汉光电之都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顶梁柱,武汉成为近几年中国城市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作为老工业基地,钢铁、汽车产业一直是武汉的支柱。而近几年,武汉的产业转型也实现了新路子。如今的武汉,核心产业聚焦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块,未来要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中,未来目标是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经营多年的光谷和东湖新区开始双星闪耀。
天津五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年,天津市GDP总量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这一年,对天津的意义非同凡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叠加,全国只此一家。
天津的高速增长,依靠的是国家的*策红利带来的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其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数万亿。滨海新区因大飞机等领*的高端重工业竞争力很强,在未来也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获批自贸区成为创新的绝佳契机。依托自贸区这个支点,天津吸引了更多资金和人才,未来更要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觉得生活在苏州是一件幸福的事?
同意的请举手!
来源:网易、城市早八点等,姑苏台综合整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侵权请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