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是蚂蚁金服获得的第二张保险代理牌照。杭州保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及此前的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均由蚂蚁金服%控股。
实际上,互联网公司获得保险代理资格主要冲击的是传统保险中介公司和其他保险网销平台。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杨德龙认为,保险作为传统的金融行业,通过互联网作为保险销售的渠道、以及产品设计的渠道,将会成为新趋势。
但对于腾讯来说,控股一家保险代理公司,意义还在于可直接获得保险业务相关的盈利能力。
陈毛川分析称,从股权上看,腾讯此前对众安保险、和泰人寿、香港英杰华人寿均未实现控股,此次对微民保险的持股比例达到57.8%,形成了控股地位,意味着可以直接决定其经营决策,对业务利润的获取也更为直接。
从保险业务的利润层面来看,传统保险公司的利润基于产品,代理公司的利润基于销售,二者仍有一定区别,微民保险作为渠道角色,本身获得的是保险公司的间接利润。
但随着国内保费规模的增长,保险代理被认为是利润的“肥肉”。中金公司在年的一份研报中指出,专业保险代理和经纪机构有望迎来*金增长期,预计在未来5-10年整体保费复合增速为16%,相比之下,专业保险中介收入的复合增速将达到23%。
截至目前,腾讯的保险体系中,已获得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三张牌照。此番微民保险获批,腾讯仅仅是想做一个保险产品的销售平台吗?
腾讯保险玩法:平台代销+社交定制化
目前,阿里、百度、京东互联网平台进入保险市场,绝大部分采取了“保险超市”的平台第三方代销模式,即在平台上提供各类保险产品让客户自主选择保险项目。
在年“双11”期间,拥有巨大流量的蚂蚁金服保险平台就开出了6亿份消费保险保单,平均每分钟销售41万单。
“保险超市”已不是新事物,在阿里、京东、携程、去哪儿等场景模式面前,坐拥巨额社交流量的微民保险打法很关键。
根据腾讯发布的年二季度财报,截至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