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鼻出血时,血液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有的进入胃部引起不适,导致呕吐,有的则可能进入气管甚至肺部,引起剧烈咳嗽。家长最好带孩子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早期干预和治疗。
小儿流鼻血与五个因素有关
小儿流鼻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大部分小儿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常见于鼻内毛细血管破损。具体包括五个原因:
1.气候因素:1~6岁是最容易流鼻血的年龄,因为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毛细血管丰富,在秋冬季干燥寒冷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造成鼻黏膜易充血而导致出血。
2.个体因素: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小孩,会因为流鼻水、鼻塞,使鼻子发痒,从而打喷嚏、用手指抠鼻孔或揉搓鼻子,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3.外伤因素:孩子受碰撞或重击,致使鼻腔内血管破裂而出血,此类小儿日后也可能会反复出现鼻出血。
4.生活和环境因素: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不足,身体虚弱,容易引致流鼻血;或进食燥热上火的食物,积热内生,热随气升,迫血妄行,上溢其窍而流鼻血;此外,若家中常开空调,造成环境干燥,也可出现流鼻血。
5.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鼻腔内肿瘤或白血病等,在早期亦会以“流鼻血”为前驱表现,若孩子反复无无缘无故地流鼻血,医院检查,查找出血原因。
日常生活中,预防鼻出血则要从改善居住环境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在空气干燥或空调开放的季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家里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脸盆水,减少空气干燥。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不挖鼻孔的良好习惯,反复抠鼻子容易损伤鼻黏膜而引发鼻出血。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孩子患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疾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应从防范呼吸道疾病开始。
往期内容同样实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