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官方网站公告一份包含12家私募基金公司的失联(异常)名单,其中10家私募基金为无产品管理的公司,部分采用自有资金运营,部分属于空壳公司。
今冬第二场大雪让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1号瀚海海运仓大厦办公的白领们感到阵阵寒意。比天气更冷的是投资者王敏(化名)的心。去年7月份,他在这里购买了中元宝盛的一年期产品,至今仍未兑付,而中元宝盛相关负责人已经“失联”。
11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官方网站公告一份包含12家私募基金公司的失联(异常)名单,其中10家私募基金为无产品管理的公司,部分采用自有资金运营,部分属于空壳公司。这12家私募分别是:华天国泰、中融坤瑞、中元宝盛、融易融、银河瑞盈、中投华融、万弘基金(苏州)、湖北奥信创业投资、幸汇财富、洲海鸿润、北京幸福财富投资以及深圳中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扰乱基金行业生态基金业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失联的情形包括通过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预留的电话无法取得联系,同时协会以电子邮件、短信形式通知机构在限定时间内未获回复。一旦可能“失联”,协会将通过网站发布“失联公告”催促相关机构主动与协会联系,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仍未与协会联系的,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在这些失联私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产品的私募,即便部分公司有产品也是通过“路边的理财公司”或所谓的财富管理公司等形式吸引客户。这些“路边的理财”公司从业人员往往是从房地产中介、汽车中介等转行而来,对财富管理行业和理财产品的认知度较低,对代理销售的私募基金产品更无从了解。其手段无非是两条:一是口头承诺刚性兑付和高收益,公开宣传保本保息;二是“补贴”营销,将基金的年化收益拉高8%至10%,有的借助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手段,公开宣传年化收益率可达5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公布失联私募说明监管部门有警示风险之意,在备案制下淘汰空壳私募机构的努力正在发挥效力。
其实,在年就已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因过度宣传被罚的先例。如数米基金网因宣传“数米胜百八”活动,存在“最高可享8.8%年化收益”等不当用语,收到浙江省证监局行*监管措施决定书;天天基金网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