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婴儿呱呱坠地,“哇”的一声哭,宣示着一个小生命降临了。从此以后,宝宝便用啼哭这种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可是,很多新手父母由于没有经验,一旦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其实宝宝的哭声有很多的含义,它是宝宝表达自己感情,需求以及身体情况的一种特殊语言。如果父母能够读懂这种特殊语言,那么在照料宝宝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哭声抑扬顿挫——宝宝在做运动其实宝宝有时候即使高兴,也会啼哭。因为他在用哭来告诉父母:我很好,我很健康。“这就是宝宝的生理性啼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
如何辨别是否是生理性啼哭?
表现:宝宝哭声响亮,伴有节奏感,哭而无泪,进食,睡眠及玩耍都很好。每次哭的时间很短,一天大概能哭好几次。
应对:当你判定宝宝是生理性题库之后,你只需要远远的看着他就好。当你觉得适当的运动达到之后,你可以走过去轻轻抚摸加以安慰。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一、我肚子饿了
通常宝宝在出生前期饥饿哭闹能占整体哭闹得50%,其特点是低音调有节奏有重复性,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然后再哭一声,在停顿,并伴随着左右转动头部嘴部不停的开合动作,有时有伸嘴的动作出现。
父母确认时可先轻轻来回触碰宝宝的左右两侧脸颊,如宝宝迅速将头转相触碰的一面则90%以上是出现了饥饿想象,此时因及时喂奶。建议父母在喂养的同时还要眼睛不时的忘着宝宝,并赞扬宝宝,这样能使宝宝吃的安心,愉悦,从而有助于消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边哭着一边吃,这样容易呛奶。
二、快来给我换尿布
宝宝排泄时的哭闹往往也占哭闹原因的40%以上,其特点是在将要排泄前或排泄时会有烦躁的表现,出现全身用力,和用力蹬腿的现象,常伴有挺腰动作。排泄完成后如无较大不适感则不在哭闹,如出现较大不适感(特别是大便后)会立即大声哭闹,但不会频繁的左右转动头部。
父母确认时应先抚摸宝宝的双腿,如蹬腿频繁应属此类哭闹,此时要先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已排泄完成,如宝宝尚未完成排泄动作,则不要急于为宝宝换尿片,避免在更换尿片时宝宝将衣物弄脏。如宝宝排泄确实已完成,应立即为宝宝更换尿片,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因换尿片时受凉而拉肚子。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有时会在刚换完尿片不久再次排泄,因此父母一定要细心的反复确认宝宝是否再次排泄。
父母在换尿布的时候,不要指责宝宝的哭闹行为,反而应该说: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妈尿尿了,很快就换好了哦。这种语言是对宝宝哭泣的安抚。
三、妈妈我太冷了
此类哭闹通常较少,毕竟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宝宝,过热一身痱子的常见,挨冻的宝宝还是少见的,通常着凉都是在宝宝过热发汗后接处凉物或吹凉风造成。着凉时的哭闹没有明显的特征,但一定会伴有手脚冰凉频繁排便打嗝等现象。
父母确认时可直接触摸宝宝的手脚发现温度过低时应及时增加保暖的衣物或包被等,并应同时确认宝宝是否出现拉肚子现象。如果宝宝同时出现打嗝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法对应:
A)立即喂奶可以最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打嗝;
B)用小勺喂温开水效果也不错;
C)立刻多增加衣物和包被最好同时用加热设备增加温度,(例如:加热灯)待宝宝微微发汗时状态可解除;此方法因注意事后散热时不要过快,避免再次着凉。
四、我很不舒服
此类哭闹最难被察觉,通常父母反复检查后仍无法确认哭闹的原因,此类哭闹只要父母一包在怀中哄一下就停止,一放下就哭。
父母在发现此类哭闹时因仔细检查宝宝的敏感部位处的衣物是否穿着不适。主要有:手臂上的固定带是否过紧或位置不对、脖子后部的衣物是否堆积过多或有较硬的部分、贴身小衣是否因宝宝的活动而牵拉到胸口以上、纸尿裤是否过紧等。
五、妈妈,我想让你抱抱我
宝宝没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生活了9个多月,妈妈的子宫是那样的温暖幼安全感。可是,出生之后,身体突然暴露在外,周围的环境也变得陌生,就会让宝宝产生不安感。所以宝宝就会用哭来期待爸爸妈妈抱抱自己,这是一种撒娇的表现。
有些妈妈担心这样会惯坏宝宝,其实在宝宝出生三个月内,这种顾虑没有必要。宝宝只是喜欢闻到妈妈熟悉的味道了,所以这个月龄的宝宝可是适当的多一些肌肤接触。
六、我累了,宝宝想睡觉了
累了就睡是婴儿大多数时间的本能反应,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抚,如果宝宝累了,他会开始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没发现他的这些暗示,还继续哄他逗他,那宝宝此时就会发脾气哭闹。
这种情况下,啼哭一般很强烈,而且还带着颤抖和跳跃。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赶快让周围安静下来,把宝宝放到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七、快来陪我玩会吧
为什么有的宝宝可以很长时间肚子躺在小床上不哭闹,而有的宝宝却几乎离不开大人?那是因为有的宝宝像与人交往的意愿更强烈。如果宝宝感到无聊的话,他会用低声的啜泣来告诉你,希望你能陪他玩或者换个环境。这是如果你让他床头额度玩具转起来,或者抱他去另一个地方躺着,就能让他高兴起来。
八、有东西伤到我了
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剧烈而大声的哭喊,表明他身体不舒服。如果你听到宝宝的尖声哭闹,那你就要检查一下他哪里不舒服或是不是受伤了。一边确认情况一边轻柔的安抚,等他情绪慢慢稳定。
宝宝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啼哭我们把因为生病而哭称为“病理性啼哭”。由于婴儿不会说话,所以他们的身体如果感到不舒服或者生病的时候,就会用哭来告诉父母。
1、缺钙缺钙的孩子夜间往往哭闹。过去,人们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认为孩子夜啼,在外面贴上一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的字条,孩子就会好转。这种方法显然是不会有效的。缺钙的孩子除有夜啼外,还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孩子会有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让孩子多晒太阳,孩子会好的。
2、进食时哭闹常为口腔、鼻咽部不适如口腔疱疹、溃疡等;
3、夜间哭闹而不发热者可能为饥饿、活动性佝偻病、寄生虫病、婴儿肠痉挛,或因晚餐进食过多,过冷等不良饮食导致;
4、大便时哭闹可能肛裂、肠道不适;排尿时哭吵需考虑是否泌尿系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等;
5、哺乳时耳部贴近母亲即哭或者摇头,平素多抓耳挠腮,常为耳部疾患所致;
6、转动头部或者屈颈即哭,哭声尖伴肢体僵硬,四肢抖动等异常提示有脑膜炎等中枢性疾病;
7、卧床不哭、抱起或者移动肢体时哭应注意肌肉、骨骼、关节病;
8、啼哭伴随发热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
9、伴腹泻、大便带血考虑存在肠道不适;
10、啼哭剧烈而突然发生者大多为疼痛所致,阵发性剧烈哭吵,间歇期相对安静者多为空腔脏器的痉挛造成,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11、哭声嘶哑者多见于喉炎等喉部不适以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黏液水肿等;
12、尖锐高调脑性尖叫或者手击打头者多见于颅内疾病若出血,感染、积水、占位等,一些罕见疾病也表现为哭声异常,如猫叫综合症患儿哭声似猫叫样.
注意事项
一、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所以家长孩子哭闹需要一个时间限制,不能总是让孩子无休止的哭。应及时去安抚去抱孩子,如果孩子无医院进行检查。
二、冬季白天宝宝到户外活动少,消耗的能量比较小,晚上也有可能出现哭闹的情况,特别是不愿意入睡,但是家长又一直哄着入睡,所以就吵闹了。所以家长白天最好尽量让宝宝多活动。
三、如果婴儿突然夜间哭闹,又没有疾病征兆,家长都会比较着急,但是往往哄一哄,宝宝又睡着了。对于宝宝这种突发型的哭闹,有可能是睡眠中感觉不舒适造成的。
来源:新浪,儿童行为心理学,搜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