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扭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百日复习第99日
TUhjnbcbe - 2022/3/10 13:48:00
得了白癜风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生儿*疸

一、概述(常见病因)

新生儿*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可为生理现象,也可为多种疾病的表现。*疸在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新生儿当血中胆红素超过85μmol/L(Smg/d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在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对每个*疸患儿应尽快找出其原因,及时治疗。

(一)生理性*疸的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多[新生儿8.8mg/(kg·d),成人3.8mg/(kg·d)]。红细胞寿命短,红细胞数量过多,旁路胆红素来源增多。

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白蛋白较低、酸中*等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3.肝功能发育不成熟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均较低,仅为成人的1%~3%。

4.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成胆素原(尿胆原、粪胆原等);而且新生儿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脏,因此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5.新生儿期多种因素可加重*疸缺氧、饥饿、脱水、酸中*、药物因素、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出现则更易发生*疸或是原有的*疸加重。

(二)病理性*疸的病因

依据原因分三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

(1)红细胞增多症:如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管外溶血:如头颅血肿、颅内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3)同族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儿溶血病,我国以ABO溶血病多见。

(4)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

(5)肠肝循环增加:如母乳性*疸。

(6)红细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7)红细胞形态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8)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

(9)其他:维生素E缺乏、低锌血症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1)新生儿窒息。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胆汁排泄障碍

(1)新生儿肝炎。

(2)先天性肠道闭锁。

(3)胆汁粘稠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生理性*疸特点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50%~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出现生理性*疸。①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②一般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疸,4~5天达高峰,5~7天后逐渐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疸,5~7天达高峰,7~9天后逐渐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消退;③足月儿血清胆红素<μmol/L(12.9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μmol/L(15mg/dl)。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μmol/L(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2.病理性*疸特点

(1)*疸出现过早:*疸可出现在生后24小时以内。

(2)血清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85μmol/L(5mg/dl);或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0mg/dl)。

(3)*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6)可伴有引起病理性*疸的疾病表现。

出现以上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疸。

常见引起新生儿病理性*疸的疾病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母乳性*疸等。

3.胆红素脑病随着*疸加重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及各种反射减弱;多在24小时内出现凝视、尖叫、肌张力增高、惊厥及角弓反张,常有发热,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多死亡。幸存者1~2天后病情开始好转,2~3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表现为手足徐动、脑瘫、听力障碍、智能低下等。

4.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性作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母婴血型测定及肝功能等检查。

三、转诊

如*疸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疸高峰时间延迟,*疸持续超过两周,皮肤发*程度严重,或除皮肤发*外存在大便色浅和尿色持续加深等情况,医院就诊。

如果觉得好,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张博士医考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日复习第9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