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青海的刚出生12天、心脏长反、患有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主任谌启辉团队的努力下成功获救。
今年1月中旬,刚医院被诊断为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孩子的心脏不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在内的多处畸形,还是个“镜面右位心”(本该位于左胸腔内的心脏发生了位移,恰如镜面映像一般长在了右胸腔内)。因病情特殊,小宝一家慕名找谌启辉求治。
“孩子来的正是时候,虽然目前病情稳定,但这种特殊的心脏畸形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再晚来几天,恐怕就会失去手术机会。”谌启辉说。
据谌启辉介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血液循环特点是体循环与肺循环各自封闭,互不连接,造成静脉血液得不到氧合。正因小宝合并有多处心内畸形,出生后短时间内可依靠动脉导管、房缺、室缺来完成少量的交换血流暂时存活。但若不在出生两周内及时手术,随着肺阻力的下降,孩子的左心室功能一旦退化,将会出现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最终失去手术机会。
明确诊断后,经充分术前讨论和周密的手术安排,1月29日,由谌启辉主刀,该院主治医师吴振宇、主管医生王明伟担任助手,在全麻体外循环辅助下为小宝成功实施“大动脉调转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闭合术及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这台手术是小儿心脏外科高难度标志性手术。在实施大动脉调转术时,保证冠状动脉移植到新的主动脉以后不产生狭窄和扭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更何况,小宝又是镜面右位心,术中所有操作都超出常规。主刀者只有精确无误的理解反位的心脏结构及各器官的解剖位置,才能在心脏立体空间内进行修补与重建。
术中,谌启辉团队将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这三根重要的血管进行移植重建,并将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进行完美修补,最终使心脏回归正常结构。历时9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循环满意,测压良好,表明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3天小宝成功撤除呼吸机,6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就在出院当天,小宝爸妈以一封手写感谢信表达了感激之情。
小宝此次治疗费用共计12.5万元,通过该院减免*策、医保报销以及链接多家慈善基金,最终花费零元,实现全免费救治。
“截至目前,我院已救助来自全国范围内多例0-18周岁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谌启辉说。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