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
.足月儿
指胎龄≥37周至<42周(~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
指胎龄<37周(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42周(天)的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外观特点:
2.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速增加。足月儿生后第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
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
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疸的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
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症状改善。
(5)血液系统
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70g/L。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5~20)×09/L,3~0
天降为(0~2)×09/L,早产儿较低为(6~8)×09/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
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
(8)能量和体液代谢
新生儿基础热能消耗为(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00~20kcal/g。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3~4mmol/kg;新生儿生后0天内不需要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2mmol/kg。早产儿常有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IgG能通过胎盘,但早产儿体内含量低。IgA、
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性IgA缺乏,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
(0)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①生理性*疸:
②乳腺肿大。
医学资料,学习方法,医学科普
+医学资料可打印版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