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扭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水晶成像在胎儿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中
TUhjnbcbe - 2022/8/1 18:32:00

水晶成像因其不一样的透视效果,能有效识别微小组织的边界,应用范围广泛,已经成为大家非常喜欢的三维技术。本周四“星聲”课堂水晶成像专题邀请到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副主任李雪蕾分享「胎儿肠扭转的产前超声诊断」。征得李主任的同意,我们共同为星粉送上一份礼物,剧透一篇李主任的文章《胎儿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并对漏误诊进行分析。

方法:总结年6月至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产前超声诊断和(或)生后证实的11例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二维及三维声像图特征并随访其预后。

结果:11例胎儿中有8例肠扭转,3例肠套叠。8例肠扭转中产前超声正确诊断6例,漏诊2例:正确诊断的6例中有3例二维声像图上出现了典型的“漩涡征”,1例呈“咖啡豆征”,6例三维声像图均显示肠管呈“盘绕征”。3例肠套叠中均出现了“面包圈征”,其中1例宫内肠管自动复位。11例胎儿中1例引产;1例尚在妊娠中;9例出生并经手术证实,1例术后死亡。

结论:肠扭转及肠套叠有其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当出现短期内胎儿肠管扩张伴胎粪性腹膜炎时需考虑这两种急腹症的存在,但当其伴有肠管坏死时,二维声像图的典型征象会缺失,三维成像可辅助诊断。

肠扭转及肠套叠均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胎儿期非常罕见,可能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由于它们多变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产前常发生漏诊及误诊。肠扭转大多是一种继发性的改变,常常与肠旋转不良、囊性纤维化、肠系膜的发育不良等相关,也可以是没有任何病因特发性的肠扭转。肠套叠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胎儿期的肠套叠被认为是肠闭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总结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超声二维及三维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漏误诊原因。

▲肠扭转胎儿,二维声像图显示“咖啡豆征”

▲肠旋转不良伴扭转声像图A:扭转的肠管显示“漩涡征”;B: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系膜上静脉环绕肠系膜上动脉走行(SMA:肠系膜上动脉;SMV:肠系膜上静脉)

▲特发性肠扭转伴肠坏死声像图A:二维腹部横断面未见典型“漩涡征”,扩张的肠管管壁局部回声减低;B:三维灰度模式右侧腹回肠未见正常管壁形态,结构紊乱;C:三维反转模式显示回肠呈盘绕征(jejunum:空肠;ileum:回肠)

▲点击查看大图

本次研究将胎儿肠管壁的二维成像与三维成像的灰度模式相对比发现三维成像能够更好地显示管壁的层次信息,当合并肠管坏死时,会出现典型的管壁结构紊乱,同时三维的反转模式可以更好地显示肠管的外部形态变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晶成像在胎儿肠扭转及肠套叠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