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胀气和肠绞痛,几乎是每个新生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常常一起出现,也不太容易区分。
在宝宝刚出生的天里,如果出现哭闹不安、乱蹬脚、小脸涨得通红、身子扭来扭去等情况,就很可能是肠胀气了。
如果宝宝这时还特别难安抚,每天发作3小时以上,每周出现3次,还持续了3周以上的话,很可能就是肠绞痛了。
这个问题主要跟宝宝自身肠胃消化系统差有关,大多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善。但家长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并缓解,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说说要怎么做。
预防篇
1、正确喂奶
(1)喂奶姿势
宝宝在喝奶的时候,如果没有把妈妈的乳房全部含住,就容易吸入额外的空气,导致胀气。所以每次喂奶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含住妈妈的整个乳晕和乳头,宝宝的头和身体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另外,在喂之前要先挤掉一部分奶水,避免奶水太冲,呛到宝宝。
如果你是用奶瓶给宝宝喂奶,就要让奶水没过瓶颈,填满奶嘴的部分,避免宝宝吸入奶瓶里的空气。
(2)保证奶瓶的流速
流速太快或太慢,都容易引起宝宝胀气,这里可以选择一款防胀气的奶瓶,并且按照宝宝的月龄大小,及时更换对应型号的奶嘴。
(3)掌握正确的奶粉冲泡方式
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时候,如果奶粉没有及时溶解,可以轻微晃动奶瓶,或用干净的筷子搅拌一下。摇晃后可以静置5分钟左右,等气泡消失后再喂给宝宝。
(4)宝宝不要喂太饱
一般来说,满月的宝宝每隔2-2.5个小时喂一次就可以了。
2、妈妈饮食要注意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肠绞痛代表着宝宝对妈妈吃的食物过敏了。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奶制品,鸡蛋,花生,小麦等。
如果妈妈每次一吃这些食物,宝宝就肠绞痛,就建议不要再吃了。另外,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咖啡因、卷心菜、洋葱等也尽量不要吃。
对于喝配方奶粉的宝宝来说,胀气通常是因为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这个时候,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款适度的水解奶粉。
3、喂奶后及时给宝宝拍嗝
新生儿喝奶时或多或少会吞入一些空气,通常在给宝宝拍嗝后,宝宝就会舒服一点。
其实,宝宝在吃完一边奶后,就可以先拍嗝,然后换另一边吃,再拍嗝。如果宝宝用奶瓶喝奶,每喝60-90ml就要拍一拍。
如何缓解宝宝肠胀气
如果已经尽可能地预防了,宝宝还是胀气了,要怎么办呢?给大家三个办法。
第一:尝试飞机抱
让宝宝头朝下趴在你的胳膊上,宝宝的脸靠在你的手肘,然后把胳膊从宝宝两手两腿间穿过,稳稳地托住宝宝。
第二:做排气操
最简单的方法是宝宝喂奶大概1个小时候,让宝宝趴在膝盖上,轻轻抚摸或拍背安抚10-15分钟左右。
也可以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用ILU方法给宝宝做排气操,按摩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力度,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得不舒服就可以,每次坚持10-15分钟。
第三:使用西甲硅油
西甲硅油是一种处方药,全名是柏西西甲硅油乳剂,是进口的。目前没有权威机构说明西甲硅油能够缓解宝宝胀气,有的妈妈用了比较有用,有的没用。鉴于西甲硅油比较安全,如果宝宝胀气严重,妈妈可以尝试用。
总的来说,胀气虽然常见,但随着宝宝慢慢长大,通常在3个月左右就会好转,做好我们可以做的,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第一次当妈妈的你可千万别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