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风云录#
作者:相忘于江湖
抗美援朝立国之战,谁是最牛的单兵之王?
一提到“单兵之王”,自然是指那些战力“爆表”的孤胆英雄,比如一支步枪、三颗手雷就阻击美*骑2师长达8小时的谭秉云,一个人带一个新兵就俘虏英*63人的刘光子。
而在上甘岭,以一敌百的“孤胆英雄”胡修道,一天灭掉名美*!
说胡修道是“单兵之王”并不为过,美*虽然承认胡修道是上甘岭的“生死判官”,但认为一天射杀人“有些夸张”。可是, 告诉他们,12*31师除了胡修道还有蒋诚、高良伦。
上甘岭英雄阵地一、头号*事强国的“摊牌行动”
胡修道、蒋诚和高良伦,都来自同一个部队: 12*31师。
在经历了第一阶段五次较大规模的战役之后, 和联*都亮出了底牌,双方都意识到,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并不现实。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美*提出“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火海战术”,而 应之以“坑道”防御体系和“冷枪冷炮”战术。
这样打打停停、打打谈谈,双方也迫切希望谈判桌外有一点波澜。
年10月, 两侧的敌我双方都在蓄势待发,希望有一些态势的改变。
率先发难的是 三兵团王近山,他计划10月6日突袭铁原西北10公里的白马山,给远道而来的国内慰问团一个大礼。进攻方是江拥辉38*,防守方是让42*吃过苦头的金钟五韩9师。
就在进攻前几天,主攻的团7连文化教员谷中蛟突然叛变投敌。
江拥辉有些犹豫,请示时遭到王近山的“牛刀子杀鸡,你的手还抖什么?”
进攻失去突然性,也就打了很大折扣,经过9个昼夜激战,38*进攻兵力从2个营增加到4个团,伤亡人仍然无功而返。10月14日,第三兵团铩羽而归后撤休整,范弗里特发起了“摊牌行动”。
范弗里特二、秦基伟的警卫连都派了上去
这次“摊牌行动”的焦点,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上甘岭。
联*司令官范弗里特的初衷,和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进攻白马山非常相似:通过采取一个营级单位的小规模进攻,拔除“上甘岭”以实现扭转局势的目标,预计战斗6天伤亡人左右。
一时间落弹如雨,15*45师团2个连感受到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压力。
.9高地,美*称“三角形山”(也叫珍妮﹒罗素山),分为12个小阵地,守*15*45师团8连加强9连一个排;.7高地北山,美*称“狙击兵岭”,分为9个小阵地,守*团1连。
在美7师和韩2师的狂攻下,战斗仅3天 团2个连换了几茬,表面阵地依然大部失陷,45师师长崔建功不得不让团准备战斗,而15**长秦基伟也让44师进入上甘岭。
开战一个星期,45师伤亡余人,全师再没有一个建制完整的营。
一阵疾风骤雨、你来我往的攻守之后,秦基伟冷静下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头号*事强国,唯有发挥智慧才能消灭敌人守住阵地,并把伤亡减少到最低,这时候“坑道”起了关键作用。
但是,美韩*对 的“秘密武器”坑道,想方设法加以破坏,为了支援“钢八连”退守的.9高地一号坑道,秦基伟甚至把警卫连都派了出去,但96人在路上就损失了72人。
三、91团胡修道,一天“超度”美*
在上甘岭的特殊环境里, 单兵作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年10月31日,秦基伟把12*31师91团8连派了上来。他们接替15*45师的部队,负责防守.9高地12个小阵地中的7个。从这一天起,副*长李德生和12*正式加入上甘岭战役。
11月5日(美国时间4日),大洋彼岸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当选第34任总统。为了献礼,范弗里特和李承晚向上甘岭发起了空前猛烈的攻势,12*31师91团5连战士胡修道出场了。
胡修道是四川金堂人,随12*撤往后方休整的路上,被一道命令召唤回来。
在3号阵地,入伍不到2年的胡修道由班长李峰带着,采用“包饺子”战术把美*赶到一起再扔手榴弹。等胡修道“出徒”带着腾士生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留守3号阵地,班长李峰转到9号阵地。
胡修道和腾士生一连打退美*10余次进攻,当腾士生重伤下场后,胡修道一个人在3号和10号阵地设置了十几个射击点,来来回回跑动射击,还不断虚张声势大声呼喊“同伴”呼应。
一天战斗下来,这个21岁的川娃子一个人就撂倒了个美*!
胡修道四、92团蒋诚,消灭敌人,打下一架飞机
上甘岭地形狭窄只有3.7平方公里,最多只能摆下2个连。
所以, 15**长秦基伟采用参谋长张蕴钰提出的反常规“添灯油”战术,一个连一个连往阵地上送。一批在阵地防守,一批在师、团待命,一批在*部集训。既保持战斗力,还能保存骨干。
11月11日,24岁的31师92团1营机炮连副班长蒋诚出场了。
此时,随着15*和12*联合收复.9高地表面阵地。上甘岭的战斗重心转移到了.7高地北山。血战4昼夜的24名战士退守7号坑道,断水断粮11天后,等来了蒋诚所在部队的反击。
蒋诚一挺机枪消灭了美韩*余人,击毁一挺重机枪,还打下一架飞机!
激战中蒋诚被美*炸弹击中身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等他苏醒医院,经过4次开刀才将弹片取出,十个月后伤才愈合。年,蒋诚跟随12*回国驻扎浙江江山。
年2月,蒋诚复员回乡,除了随身衣袜、毛巾和肥皂,只有16尺布票。
94岁的蒋诚五、93团高良伦,冷枪毙敌人
11月12日开始,31师93团也全面进入战斗状态。
20岁的“生瓜蛋子”高良伦,是12*31师93团9连战士,他和战士王学礼负责防守.7高地北山6号阵地。31师91团是有名的“百将团”,而93团也是底蕴深厚的“朱德警卫团”。
高良伦是四川剑阁人,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川娃子,更是一名神枪手。
当敌*猛烈炮火准备后,高良伦没有一味死守,而是后退30多米。敌*炮火轰炸30多分钟,不等硝烟散尽高良伦又带着王学礼抢修工事。等韩*提心吊胆摸上阵地,高良伦两人的手雷一阵招呼。
等敌*再次进攻,王学礼在前面坚守,高良伦摸到侧后夹击,敌*进攻又被打退了。
高良伦天色渐暗,敌*开始后撤,高良伦一顿冲锋枪和手雷,王学礼趁机在敌*尸体上捡手榴弹和掷弹筒。等天色完全黑下来,高良伦和王学礼又不顾饥饿和疲劳开始挖防炮击的猫耳洞。
第二天,敌*猛烈炮击后继续进攻,又被躲在猫耳洞的高良伦两人压制下去,激战中王学礼牺牲,6号阵地只剩高良伦一人。他将帽子顶在树枝上吸引敌人射击,然后一个一个收拾他们。
接下来的2天,20岁的高良伦又毙伤个多敌人,打退敌*17次进攻。在3天的.7高地北山6号阵地防守战斗中,高良伦共击杀人,战后被授予“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